近观日本 14

近观日本

周阳(伊格),自由撰稿人。曾在中国主流媒体从事经济、社会和文化类采写和编辑工作。离开媒体后,成立自己的创意设计及数字出版工作室——北京伊朋格工作室,并创办了人文旅行类APP杂志《TapTravel》,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关注与传播旅行地的文明与文化。本网站专栏《近观日本》为2013年在参加BillionBeats的中日儿童影展期间,在日本旅行时的所见所闻,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日文化差异与互通的思索。

微博:http://weibo.com/207071945


(14):福冈街头的日本空姐

(写真:张朋)

这段经历已经说过很多次了,现在回想起来,仍觉得有些难以置信,好像是电影里才有的情节。

我们和安田夫妇在一家酒馆门口等玲子,我们约好一起吃晚饭的。酒馆地处福冈的闹市(安田老公说:相当于北京的王府井),又恰逢周五,所以人来人往,十分热闹。看见一些打扮俏皮的日本女孩从我们面前经过,忽然感觉白天那个传统保守的日本不见了,我们也被感染上了“夜生活就要开始”的快乐情绪。

我和院长在一边聊着天,交换这一天工作下来的感受。

一个三四十岁的男人搀扶着一位白发老奶奶从酒馆里走了出来。我和院长特意向外挪了挪,好让他们通过。

男人和老人走过我们的时候,似乎迟疑了一下。又继续向前走了几步,再退回来——现在,我能肯定他们是在听我和院长说话,听了一会儿,男人和老人低声嘀咕了两句,突然转过身来,问我们:“chong-guo-jin?”

虽然不能反应出来是日语还是汉语,我本能地明白他在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?我点点头:“是的,我们是中国人。”

坦白说,我是有一些紧张的。因为我不知道面前这个日本男人对中国的态度是怎样的?我们会不会在街头遇到电视新闻里的右翼分子。但男子的笑容很快就打消了我的疑虑。他又回身对身边的老人说了几句,我猜是告诉老人我们的确来自中国。

一听完男子的介绍,老人十分激动地向我们走过来,嘴里反复说着:“chong-guo-wha?chong-guo-wha?chong-guo-wha?”

我们频频点头。在我眼前,是一个和我的奶奶一样亲切又年迈的老人;当然,这刹那间,我脑海中也闪过好几个猜测:老奶奶的父母是中国人?老奶奶从小在中国长大?老奶奶有一个中国恋人?……

老奶奶看上去已经八九十岁了,小小的个子,气质和精神却极好,那男子应该是她的孙儿了,个子也不高,典型的日本人的笔直的腰板。

这时,安田也走了过来。老人立刻也激动地问她:“chong-guo-wha?”

安田告诉老人,她是日本人,我和院长是来自中国的。

老人再次转向我们,十分开心地说了好多。安田翻译说:老人还是年轻的姑娘时,曾经是日本飞中国东北航线的第一批空姐,因此,在大连生活了好些年,她很喜欢那里。

那时,中国东北被称作“满洲国”,在老人的描述中,依然用的是这个词汇。这让我有些不适和紧张。

老人骄傲地说:虽然她个子不高,但是当时因为用的德国的飞机,机舱很低,所以其他大个子空姐反倒没有她灵巧。当时,无论是飞机上还是生活中,都能遇到很到很多中国人,年轻的她很受大家欢迎的。

说到这些的时候,老人布满皱纹的脸上神采飞扬。我真愿意相信当时的确有一个恋人坐在她的飞机上,对着她微笑……

渐渐的,我紧张的神经也放松下来,老奶奶对中国的记忆与战争无关,与青春有关。

老奶奶的孙子告诉我们:刚刚经过的时候,老奶奶一下子就听见有人在说中国话,觉得十分熟悉,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,所以就让他找找是不是有中国人来了。

“奶奶今年已经93岁了,离开中国后,就再也没有去过了。”男子说。

我们问老奶奶,现在还会说一些中国话吗?老人努力地用中文回答:“一点点,一点点”。

然后,我们和老人一起在街头合影留念。分别的时候,老奶奶和孙儿还对我们说了“谢谢”,我不知道这是日本人的习惯,还是感谢我们让老人家找到珍藏心底的记忆。

老人一再回头和我们道别,过到马路那头,似乎还在兴奋的和孙儿一起回味刚才的巧遇。

街头人来人往,没人留意到这个小小酒馆的门口,刚刚发生的这跨越时空的一幕——我们的出现,让老人回到70年前;而老人的出现,也让我们想到70年前——70年前,一个年轻的日本空姐和一个叫“满洲国”的地方。

无论如何,面对“满洲国”这三个字的时候,我仍然百感交集,甚至想过要不要有所抗议和澄清,又或者不该对一个迟暮老人的美好记忆过于苛刻……

好吧,该死的战争让一切扭曲,至今,让人都不堪重负,无法坦然面对。

近观日本 過去記事一覧

近观日本 20
近观日本 19
近观日本 18
近观日本 17
近观日本 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