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观日本 9

近观日本

周阳(伊格),自由撰稿人。曾在中国主流媒体从事经济、社会和文化类采写和编辑工作。离开媒体后,成立自己的创意设计及数字出版工作室——北京伊朋格工作室,并创办了人文旅行类APP杂志《TapTravel》,通过新媒体的方式关注与传播旅行地的文明与文化。本网站专栏《近观日本》为2013年在参加BillionBeats的中日儿童影展期间,在日本旅行时的所见所闻,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中日文化差异与互通的思索。

微博:http://weibo.com/207071945


(写真:张朋)

九州国立博物馆是福冈影展的所在地。它紧挨着日本的“孔庙”——天满宫。通往天满宫和九州国立博物馆的道路,是一条上山的路,路两边和中国的旅游景点一样,是临街的商铺。

这天是周日 ,游人不少,很多都是带着孩子的年轻夫妇。看到这些日本小朋友,我们很自然想到今村拍的日本儿童。

今村是和院长一起完成这次影展的日本摄影师,他负责拍摄日本的孩子。在中国北京的展览上,我们一起工作过,他的敬业和低调给我们留下很好的印象。

实际上,今村走进日本儿童的房间,拍摄他们的生活已经有十年之久了。影展上一些照片中的孩子,有些已经长大成人。后来在东京的影展现场,真的看到照片中长大的孩子时,我多少有些惊讶。

十年,只是拍摄了这样生活的照片,这样波澜不惊的记录,在飞速发展的中国今天,是很难的吧。而今村告诉我们这些的时候,流露出的不是什么个人的成就感,他只是微笑着,——嗯,都长大了,时间这个家伙,真是飞快啊!——就这么简单。

(写真:张朋)

走在这条商店街上,安田不断向我们介绍各种日本小吃、福冈特产。我们却丝毫没有停下来品尝一下的意思。我们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些中国牌坊似的石鸟居、日本人屋顶上的怪兽、以及商店街招揽顾客的方式转移了。虽然我们对旅游景点的商店街一直没有好感,但是必须承认的是,这条街没有我们最讨厌的那些东西:各种烟熏火燎、各种食品垃圾、各种大呼小叫和生拉硬拽。

最有意思的是这条街上的“星巴克”。外观设计采用的是长木条不规则的拼插,将星巴克的现代内核深藏在木材的质朴中,远远看去和整条街的日式风格非常协调,走进一看又会眼前一亮。就在我们不自觉停下来拍照的时候,安田向我们介绍,这是日本建筑大师隈研吾的作品。

(写真:张朋)

我们不得不再次想到中国。如果我们的建筑大师们也能走到这样寻常的街道上,或许……当然,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是,我们要能有真正的自己的建筑大师。

因为要赶去影展现场,我们在路过天满宫的时候,没有停留。继续上山,拐过一个弯,就看到了葱茏的山谷下,蓝色的九州国立博物馆。

也许是看惯了北京的平坦、规整、傲慢和灰色,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博物馆,最美的博物馆——
波浪起伏的外形,和山势一样自然,玻璃幕墙则完全没有炫耀的感觉,只是充满敬意地借来天空的湛蓝——
后来的旅行中,我们一再去感受和了解日本人在建筑美学上如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甚至这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和宗教原因?

(写真:张朋)

进到博物馆里,才发现刚刚商店街里的大多数孩子都是跟父母到这里来的。博物馆里老年人也不少,甚至坐在轮椅上的残障人士也比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比例要高。

和中国最高大上的国家博物馆不同的是,九州国立博物馆的总服务台是一个不足一米高的圆形服务台,不论是孩子、老人还是行动不便的轮椅人士,都不用高高仰头或抬手就可以取到台面上的资料,而向导览员咨询问题的时候,完全可以和她面对面的坐下,听导览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一一介绍。

这天的博物馆活动和展览很多。在影展工作的间歇,我们去看了每一层的展览,观察在那里的日本人对待文化历史的态度;我还在大厅里找了个角落坐下,观察来来往往的人,看他们如何工作、如何享受服务;最有意思的是,和影展的志愿者们聊天,他们或者是刚刚来到日本的留学生,或者已经在日本工作很多年,那些有趣的看法为我们后来的日本行打上丰富的底色……

好吧,关于九州国立博物馆,应该还可以细细写上两篇。

近观日本 過去記事一覧

近观日本 20
近观日本 19
近观日本 18
近观日本 17
近观日本 16